是否需要申报?
如果你是一个非居民外国人在美国做生意或工作,如果你的美国收入超过个人免税额$4000(2015)。你就需要申报。如果你是F、J、M、Q签证的学生或学者,如果在税务上被归为非居民外国人,而且有收入是需要缴付美国税收的,那么你就需要申报。
另外,如果你是属于一个豁免个别,不论你的收入多少,你都需要申报8843表格。这并不是说你是不需要缴付美国税收,这是说你只是不需要通过实际居住天数测试来决定你的居民身份。尽管你不需要报税,你还是需要申报8843表格。
如果不申报,会怎么样?
从一些研究显示大多数非移民的外国人是需要报税的,但是没有申报或错误地申报。不过,同时显示没有申报的外国人通常往往是多缴了美国税收,而不是缴付不足。如果只是因为你的雇主从你的薪水预扣了税金,这并不代表你已经缴付了正确的税款金额。你很可能有一个相当的退税!如果你不申报,国税局是不会自动给你发放退税的。
如果你没有任何税负(应纳税金),你或许在想,如果不申报,会怎么样呢。如果没有税负,国税局是不会向你征收罚款的。但是,根据你的签证规定,你是需要遵守美国所有的法律,包括申报所得税表的规定。如果你想转换签证身份、或获得合法永久居留身份,或离开以后重回美国的时候,你很可能要求出示你曾经报税的证据。所以不要对你的签证身份来冒险而不遵守报税的规定。
何时申报?
如果你收到的工资是需要缴付美国税收的,申报的期限是来年的4月15日。如果你没有收到应课税的工资,申报的期限是来年的6月15日。
居民还是非居民
为什么居民身份是非常重要?
在报税的时候,第一件事情你必须需要知道的是,你在税务上是否属于一个居民还是非居民。如果你在同一年发现自己既是居民又是非居民,那么你将是一个双重身份的外国人,将会受限于特别的相关规定。居民在税务上的定义和你的移民身份是完全分开的。你在税务上很可能符合作为一个居民,而在移民身份上还是属于一个非移民的外国人。
一个非居民只是仅仅就来源于美国的收入进行支付税收,受限于不同的税率,以及更有可能享有税收协定的豁免。相反,如果你是属于税务上的居民,一般来说,你申报的要求和使用的表格是与美国公民都是一样的,这意味着你的全球收入是需要申报的,而不是仅仅来源于美国的收入。
决定你的居民身份
通常决定你的居民身份是通过两个测试来决定,分别是绿卡测试和实际居住测试。
绿卡测试
如果美国移民局给你颁发一个绿卡,你就是一个可以在美国合法永久居留的居民。一般来说,你就自动成为税务居民。作为合法永久居民进入美国的第一天开始就成为了税务居民。作为一个居民身份的纳税人,你的全球收入是需要申报的。但是,你同样享有和美国公民一样所有的扣税项目和抵税优惠。作为一个居民身份的纳税人,你仍然有可能享有美国和你母国之间税收协定上的某些税收福利。
如果你在报税年度取得你的永久居民身份,你将自动成为税务居民。但是,在你没有获得永久居民身份的那部分时间,你不会被定为税务居民。这意味着你很可能是一个双重身份的外国人。
实际居住测试和豁免个别的定义
要满足实际居住测试,你必须实际逗留在美国的天数最起码有(A、F、G、J、M、Q等签证不计算):
当年的31天,以及
三年期间逗留共有183天,包括当年和前两年的,计算如下:
当年所有的逗留天数,以及
上一年逗留天数的1/3,以及
上上一年逗留天数的1/6。
一个豁免个别是指某一个人在美国逗留的天数在计算实际居住测试的时候是不能够计算的,并不是指此人不需要缴付税收。如果你是一个豁免个别,你将是一个非居民外国人,这个身份一直保持到你不再是一个豁免个别,或直到你获得合法永久居民身份。通常如果你属于以下情况,你就属于这一类的豁免个别:
持A或G签证的外国政府相关人员短期逗留在美国
持J或Q签证的教师或实习生短期逗留在美国
持F、J、M、或Q签证的学生短期逗留在美国
职业运动员短期逗留在美国参加慈善赛事
教师或实习生
如果你是持J或Q签证的教师或实习生短期逗留在美国,在过去6年期间逗留不超过2年,那么你是属于一个豁免个别。一年当中的任何逗留日子都被视为整年来计算。举例说明,你在2013年12月28日持J签证以实习生身份进入美国,一直逗留到2015年。那么2013年和2014年的逗留天数在计算实际居住测试的时候是不计算的,但是2015年所有的逗留天数都会计算的。这意思是说你在2013年和2014年是属于非居民外国人,但是如果你在2015年逗留超过183天,你将会通过实际居住测试。如果你继续以J签证身份逗留在美国,那么你在2020年又会是一个豁免个别。例外:如果你所有的薪酬在这6年期间是来自于一个国外雇主,2年的豁免期将会延至4年。
学生
如果你是持F、J、M、或Q签证的学生短期逗留在美国,在不超过5年的期间,你是属于一个豁免个别。例如,你在2010年6月4日持F-1签证以学生身份进入美国,一直逗留到2015年。那么你在2010,2011,2012,2013,和2014年都是属于非居民外国人。但是如果你在2015年逗留超过183天,你将会通过实际居住测试。
家庭成员
如果你是属于一个豁免个别,与你在美国一起逗留的家庭成员(F-2,J-2等签证)同样是属于一个豁免个别。如果你受雇,必须确保你的雇主根据你的非居民身份从你的工资里预缴足够的税金。这通常意味着税金是按照没有标准扣除的情况下来预缴的。如果雇主不预缴足够的税金,你将会在报税的时候会欠税的。
双重身份
一个双重身份的外国人是指你在同一年里既是非居民又是居民的外国人。这意味着你的报税表将会变得较为复杂。以下是属于一些双重身份的常见情况:
在你进入美国的时候,同年获得永久居民身份(获得绿卡)
在你进入美国的时候,同年通过实际居住测试
在你进入美国的时候,但是没有通过实际居住测试,但是符合可以作第一年选择
你在年初的时候是持F、J、M、或Q签证,但是后来变成H签证或其他身份是可以使用实际居住测试,并且通过测试
在你永久离开美国的那一年是属于税务居民,但仅适用于某些情况。
离开的那一年
在你永久离开美国的那一年,你很可能是一个双重身份的外国人。如果你离开美国重新在你的母国建立居民身份,同时这是发生在你通过实际居住测试之后,你的最后居住日期通常被定为离开那一年的12月31日,因此你整年都是被视为美国居民。但是,你可以宣称你在离开的那一年是属于一个双重身份的外国人,如果你符合以下条件:
你在下一年的任何时间将不会是美国居民,以及
在你离开美国后,你在国外建立了你的税务居所,同时你和这个国家有着更亲近的关系。
如果你符合条件,你有权选择你的最后居住日期是你最后现身美国的日期,意思是说你在这一年将会是一个双重身份的外国人。
作为双重身份的外国人在申报的时候,部分时间作为美国税务居民与部分时间作为非居民是有不同的规则。一个双重身份的纳税人是不能够使用标准扣除额,同时如果是已婚的,是不能够夫妻共同申报。你将会是以非居民外国人身份申报一份非居民税表,需要在税表上注明是“双重身份税表”,同时附上一份作为居民身份的税表一并呈交,这份居民身份税表将会显示出你还是属于居民身份时候的收入和扣除项目。
在离开美国之前,外国人通常需要取得一份合规证书,又称离境许可证,这份证书可以到地方的国税局办公室索取。来访的学生和教师通常是不需要这一证书,只要他们的工作收入是被移民局批准的。
第一年的选择
如果你在报税年度太晚才到达美国而没有通过实际居住测试,或你在年初的时候是属于豁免个别、之后转换签证,那么你整年将会被归为非居民外国人,除非你作出一个特殊选择。这意思通常是说你不能够申报你配偶或小孩的个人免税额。但是,有一个特殊的选择可以让你从你的入境日期算起被视为居民身份,如果符合以下条件:
你在前一年的任何时间不是属于居民身份的外国人,
你在下一年将会通过实际居住测试成为居民身份的外国人,
在你作出选择的当年,你在美国的逗留时间有连续的31天,
你在美国的逗留时间的75%或以上是落在连续的31天开始算起和12月31日之间。
如果你作出这一选择,你将是一个双重身份的外国人,那么你就可以申报你配偶和小孩的个人免税额$4000(2015),但是需要给她们申请个人纳税识别号码(ITIN)。在作出这一选择的时候,你必须在下一年将会通过实际居住测试,意思是说你现在还不能够申报,现在只是呈交一份延期申报表格,这样在等到你通过实际居住测试的时候就可以申报了。
结合在第一年作出夫妻共同申报的选择
还有另一个选择可以选择的,当结合第一年选择的时候,可以选择和你的配偶一起作为美国居民来申报一份共同申报的居民税表。根据这一选择,你可以像美国公民和居民一样享有标准扣除额和其他税务优惠,但是你整年的全球收入是需要申报的。为了消除两国双重课税,海外税收减免和海外工作收入减免或扣除是可以用来降低或消除双重课税的。
举例:你和你的老婆孩子在2015年9月1日从中国第一次来到美国,你们都是L签证。在2015年的税务上,你是属于非居民外国人。在非居民的税表上,你只能够只有自己的个人免税额,而不能够申报老婆和孩子的个人免税额。但是,你和你的老婆孩子可以作出第一年的选择,从你们到达美国的日期算起被视为居民。这样你就成为了一个双重身份的外国人,这样你就可以申报你老婆和孩子的个人免税额。另外,如果你和你的老婆选择一起共同报税,这样同时可以享有标准扣除额。但是,不论是在双重身份的非居民税表上还是在居民身份的税表上,属于你们(你和你的老婆)在居民身份时期的全球收入是需要申报的。
如果你或你的老婆任何一方在年终的时候是属于税务居民,而另一方是属于非居民,你可以选择你们双方在整年都被视为居民。这一规则同时适用于一个配偶是一个双重身份的外国人在年终的时候成为居民(在年初的时候是非居民)。但是,如果你们作出这一选择,你们双方整年的全球收入是需要申报的。不过,作为整年居民身份来申报的时候,你们可以像美国公民和居民一样享有标准扣除额和其他税务优惠。
Comments